我的位置: 首页> 法律资讯> 法律专题> 法律生活> 资讯详情
电动车撞人逃逸应负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
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在交通事故案件中会加重量刑力度,驾驶电动摩托车撞人逃逸都有可能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,那么电动摩托车撞人逃逸属于刑事案件吗?

电动摩托撞人逃逸属于刑事案件

需要根据逃逸造成的情节是否严重来看。情节轻微的不属于刑事案件,但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情节严重的属于刑事案件,需要承担刑事责任。

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形

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、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、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。

1、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,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;

2、 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,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;

3、 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,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,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;

4、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,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;

5、 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,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、假地址、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;

6、 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;

7、 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,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;

8、 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,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,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。

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,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。
事故逃逸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责任认定

1、 出于逃避法律责任,但履行救助义务。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将人撞倒后,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逃离现场。120医护人员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。这种情形下,行为人虽构成逃逸,但主观恶性不深。仅出于逃避法律责任,现实中为抢救伤者,争取了宝贵时间。对于这种情形,认定责任时应该从宽。

2、 出于逃避救治伤者,逃逸后主动投案。逃逸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,使伤者缺乏救助,导致伤势严重以致死亡。这种情形当然是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。但排除逃逸后自首的成立,对自首情节按照刑法减轻处罚也是应当的。

3、 既逃避法律责任又逃避救治伤者。这种情形在现实中最为常见,行为人在主观上大多是两者的竞合。对于这种情况,显然要按照法律的规定,在量刑幅度内予以从重。如果其结果导致受害人的死亡,则是逃逸行为情节的再次加重,构成“因逃逸致人死亡”。一观点,原因有二:其一,这种说法回避了导致加重结果的主观心理的争论;其二,也表明了即认为“因逃逸致人死亡”中逃逸行为的相对独立性。

听.讼是专业的法律咨询平台tingsonglaw.com,如您有任何法律问题需要咨询,欢迎致电律师。

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新闻时事、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,作品内图片源于网络。仅供交流学习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联系客服告知,我们核实后将立即删除。
听讼网整理
做您的口袋律师,倾听您的法律问题
0
您的鼓励,将成为作者的创作动力。
全部文章8357

推荐阅读

热门文章

最新咨询解答

免费咨询

听讼法律咨询公众号

律师回复不错过

听讼法律咨询小程序

随时随地咨询

我是律师

 

联系客服 9:00-18:00

027-85881208

听讼律助公众号

案源信息早知道

鄂ICP备18021267号-4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3405号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鄂B2-20210603)

Powered by 听讼网 Copyright © 武汉听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: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465号三期光谷创意大厦2501-2502